《百年中国记忆:文化大家系列丛书》-pdf,txt,mobi,epub电子版书免费下载
为阅读而创,为热爱分享,每天早8点,阅读者的橙C早餐。由于链接总是被和谐,需要本书电子版的朋友关注公众号:【橙子读书小站】(czdsxz),首页回复书名或者编号951, 自动弹出下载地址。
【编辑推荐】
1、他是章太炎的弟子,他与鲁迅的情谊不异于骨肉,他就是许寿裳,民国以来稀有的最合理想的大学校长之一。
2、收录徐悲鸿家族未曾公开的独家资料,领略“独持偏见,一意孤行”的大师品格。
3、梅兰芳是我国近现代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在他50余年的舞台生活中,发展和提高了京剧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艺术,形成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流派,世称“梅派”。本书收录了梅兰芳子女、朋友及学生的“三亲”(亲历、亲见、亲闻)回忆文章近多篇,并附有梅兰芳先生关于京剧艺术的多篇代表性文章,从多个角度展现了梅兰芳的人生经历,尤其是赴美国演出的盛况,真实再现了一代京剧大师的风采。
4、匆匆而去,背影长留,记朱自清先生二三事。
5、他为万虫写照,为百鸟张神;他曾被誉为中国画虾第1人,他就是齐白石,一位以诗书画印四绝享誉海内外的艺坛巨匠。本书是一部齐白石大师的回忆录。
6、他曾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他曾与诺贝尔文学奖擦肩而过,他就是沈从文,一个生前寂寥死后荣耀的写作者和思想者!他是从修伞匠人家走出来的一代宗师。
7、他是技艺绝伦的篆刻家,曾在方寸之间刻下一整篇楚辞《离骚》,被誉为“精神雕刻”家。他也是享誉世界的画家,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了中国山水画的新技法。他的作品在当今书画拍卖市场屡屡竞出天价,他就是傅抱石,一位推动中国传统美术向现代转型的先行者和实践者。
8、他是激荡于天地间的一股正气;他有良知、情趣、幽默、京味儿;他就是老舍,一位以笔为枪的的战士。
9、程砚秋,有名京剧旦角,有名京剧艺术大师,程派艺术的创始人。幽咽婉转、若断若续的唱腔风格;典雅娴静,恰如霜天白菊,一种青峻之美。他就是程砚秋,程派艺术的创始人,一位勇于革新创造的艺术大师。
10、本书对我国杰出的表演艺术家程砚秋先生的回忆文集。它叙述了程先生一生中走过的坎坷道路、对京剧旦角表演艺术的革新、发展,以及脍炙人口的“程腔”的创造过程。鞠躬尽瘁只为江山美,追忆画坛巨匠张大千。
【内容简介】
本套装共十册,分别为《言犹未尽,一代贤儒:回忆许寿裳》《活着,就要一意孤行:回忆徐悲鸿》《似与不似之间:回忆梅兰芳》《荷塘边的不朽背影:回忆朱自清》《不教一日闲过:回忆齐白石》《执拗的拓荒者:回忆沈从文》《往往醉后见天真:回忆傅抱石》《不因畏难而搁笔:回忆老舍》《惊才绝艺,一代伶工:回忆程砚秋》《看山还是故乡青:回忆张大千》
《言犹未尽,一代贤儒:回忆许寿裳》原为纪念许寿裳诞辰110周年所做。收录了许寿裳一部分未曾发表过的书信、诗文,亲属、生前友好以及学生们撰写的纪念文章,表达了对许先生的缅怀之情,也为年青一代读者、广大研究者提供了一份非常珍贵翔实的资料。2018年,恰逢许寿裳逝世70周年纪念,将本书再版,意义重大。
《活着,就要一意孤行:回忆徐悲鸿》徐悲鸿是我国著名画家,对中国画坛影响甚大。本书是徐悲鸿的同学、挚友、同时代的画家、他的夫人、女儿、侄儿和学生,根据亲身经历和亲见亲闻,所撰写的回忆录。内容丰富翔实,情节具体生动,是一幅徐先生生平事迹的历史画卷。
《似与不似之间:回忆梅兰芳》为关于梅兰芳的资料汇编,读者既可以通过本书一窥梅兰芳在美国的辉煌经历,也可以通过本书一睹梅兰芳精彩纷呈的人生历程,还可以通过本书了解梅兰芳对京剧、对戏剧的看法和思想,以及他的弟子、朋友对其艺术的评价与总结。总之,本书是一本可以比较全面的了解梅兰芳的佳作。
《荷塘边的不朽背影:回忆朱自清》朱自清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学者、诗人、散文家和教育家,他毕生尽瘁于祖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坚持新文学运动的方向,锲而不舍,严谨治学,辛勤笔耕。他在扬州度过了他的童年和青年时代,从这里迈开了他人生旅程的第一步。为此,江苏省政协和扬州市政协文史委编辑此纪念他的史料专辑,以表达扬州人民对朱先生的缅怀之忱。
《不教一日闲过:回忆齐白石》齐白石是融诗、书、画、印为一体的艺术大师,是二十世纪唯一被选为世界文化名人的中国艺术家。本书辑录了启功、娄师白、李可染等人的四十余篇回忆齐白石的文章,内容丰富,涉及齐白石生活、从艺、传艺的种种逸史趣事,从多个角度真实地再现了齐白石从农民到木匠、再到一代艺术巨匠的传奇人生及艺术成就。本书所选文章均来自于文史资料,为“三亲”史料,生动有趣,可读性强,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出版价值。
《执拗的拓荒者:回忆沈从文》沈从文(1902—1988),湖南凤凰人,中国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著有《长河》《边城》等脍炙人口的小说,在文学史和文物研究界均占有重要地位。本书辑录了季羡林、巴金、汪曾祺、梁实秋、施蛰存等人的35篇回忆沈从文的文章,内容丰富,从多个角度真实地再现了沈从文从一个“乡下人”到文坛巨匠的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和文学成就。
《往往醉后见天真:回忆傅抱石》傅抱石(1904—1905)是我国现代著名国画家、美术史研究和绘画理论家,其艺术成就在中国画坛享有崇高地位,对现当代中国绘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本书收录了傅抱石夫人、子女、朋友及学生的“三亲”(亲历、亲见、亲闻)回忆文章近40篇,并附有傅抱石先生关于篆刻、绘画的代表性文章,从多个角度展现了傅抱石一生的成长经历、绘画成就及人格气质,真实再现了一代绘画大师的风采。
《不因畏难而搁笔:回忆老舍》本书为关于老舍的资料汇编,读者可以通过本书可以了解老舍一生的大致经历,可以了解到他的童年时期是何种状态,他的青年时期又是何种状态,在风雨缥缈的战争时期他怎样坚持创作,在新中国成立后他怎样主动改造自己的思想;通过本书还可以了解到老舍是如何进行创作的,他对文学持有何种看法。通过本书,读者可以比较全面的了解老舍。
《惊才绝艺,一代伶工:回忆程砚秋》本书对我国杰出的表演艺术家程砚秋先生的回忆文集。它叙述了程先生一生中走过的坎坷道路、对京剧旦角表演艺术的革新、发展,以及脍炙人口的“程腔”的创造过程。书中汇集了程夫人果素瑛和程先生生前挚友、合作者、戏曲界名人撰写的回忆文章,以及程先生的生活照、剧照等。书中写的都是当事人的亲身经历,详实具体,感情真挚,对研究中国近现代戏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看山还是故乡青:回忆张大千》张大千是我国著名的国画大师。他一生从事绘画事业。本书是张大千的生前好友、故旧,门生及其子女、亲属撰写的回忆录,也收集了张大千先生的部分画作及诗文。为了让读者更多地了解大千先生的情况,还征集、转载了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和海外有关怀念或介绍大千先生的文章和资料。
【作者简介】
李苦禅,原名李英、李英杰,号励公,山东高唐人。自幼家贫,在民间绘画艺人影响下学画。1919年入北京大学附设的“勤工俭学会”(又名法文专修馆)半工半读,同时在北京大学附设的“业余画法研究会”向徐悲鸿学习素描与西画。1920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攻读中文,1922年转北京国立艺术专科学校西画系学习。期间,常靠晚间拉洋车维持生活。为此,同学林一卢赠其“苦禅”二字为名(苦,即苦难的经历;禅,古称写意画为禅宗画)。1923年拜齐白石为师学国画,成为齐门第一名弟子。1925年于北京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毕业后任北京师范学校美术专科国画教员,1930年任杭州艺术专科学校教授,抗战初期辞职寓居北京。因平日与爱国志士交往甚密,一度被捕入狱,在狱中坚贞不屈。1946年任北京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教授,1950年任中央美术学院附属民族美术研究所研究员。后任该院国画系教授。擅大写意花鸟画,作品继承民族绘画优良传统,并融中西技法为一炉,常以松、竹、梅、兰、菊、石、荷、鱼、鸡、鹰等为题材,具有笔墨厚重豪放,气势磅礴逼人,意态雄深纵横、形象洗练鲜明的独特风格,树立了大写意花鸟画的新风范,长屏巨幅更为世人所瞩目。
齐如山(1875-1962)戏曲理论家。早年留学欧洲,曾涉猎外国戏剧。归国后致力于戏曲工作,一时没有找到合适的主要演员,当遇到梅兰芳看他天才与勤奋,遂决心帮助梅并为其编剧。
1912年在北京经常为梅兰芳的表演及剧本提出修改意见。1916、1917年以后的二十多年来,与李世戡等为梅兰芳编排剧,齐为梅编创的时装、古装戏及改编的传统戏有二十余出。梅的几次出国演出,齐都协助策划,并随同出访日本与美国。1931年与梅兰芳、余叔岩等人组成北平国剧学会,并建立国剧传习所,从事戏曲教育。编辑出版了《戏剧丛刊》《国剧画报》,搜集了许多珍贵戏曲史料。
【图书目录】
版权信息
总目录
言犹未尽,一代贤儒:回忆许寿裳
百年中国记忆·文化大家
第一辑 亲属怀思:恨抓不住时间
怀思
鲁迅与先父寿裳公
忆先父许寿裳
父亲许寿裳生活杂忆
记叔父许寿裳的几件小事
回忆四爷爷许寿裳
怀念许寿裳伯伯
关于许寿裳先生给先祖父蔡元培的几封信
朴实淡雅 勤慎恒学——回忆姨夫许寿裳先生
许寿裳先生杂忆
第二辑 故旧追忆:谦冲慈祥,临事不苟
忆许季茀先生
许季茀先生的追忆
追忆许寿裳先生
仁厚长者许寿裳先生
追念许寿裳先生
许寿裳先生之死
许寿裳先生在台湾
许寿裳先生
哀悼许季茀先生
白头犹是一婴儿
许季茀先生纪念
许先生最后的背影
追思
追念许季茀先生
纪念许先生
悼许季茀先生
哭许季茀
第三辑 桃李悼念:文采庄严百世师
望之俨然,即之也温的君子——记第一位中文系主任许寿裳先生
许寿裳的生平与著作简述——《许寿裳文录》编后记
许寿裳传略——近代教育先进传略续集稿
许寿裳先生传初稿
悼忆许寿裳师
关于许寿裳先生
我所敬的许寿裳先生
对于许寿裳先生的感谢与悼念
我们永远不能忘记的许老师
忆许寿裳老师
怀许季黻师(六首)
附录
活着,就要一意孤行:回忆徐悲鸿
第一辑 故人情怀:高世之度非偶然
追忆徐悲鸿先生
情深谊长——一个老同学、老朋友的回忆
记徐悲鸿在上海的一段经历
忆悲鸿先生
一个艺术家的高尚品格——记我和徐悲鸿先生的交往
与徐悲鸿先生相处的日子
尽精微 致广大
第二辑 师恩难忘:画坛无悔铸桃李芳华
循循善诱 言传身教
一代巨匠 艺坛师表
亲身经历的几件事
仰之弥高 钻之弥坚
既有硬功夫 又有正义感
我的老校长
终生难忘的情谊
永远怀念我敬爱的悲鸿老师
患难之交 画坛之师
求师学画记
勤奋出天才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各有灵苗各自探
双猫竹石意绵绵
第三辑 亲人追忆:此生只好墨韵悠长
致《徐悲鸿一生》的读者
爸爸和我
我的叔父徐悲鸿
附录
似与不似之间:回忆梅兰芳
百年中国记忆·文化大家
第一辑 众人谈梅录:似与不似之间
梅兰芳在崇文区的生活
我所认识的梅兰芳
忆梅兰芳
威武不能屈的梅兰芳
刘天华与梅兰芳的一次合作
与梅大师一同出国访问
忆梅兰芳先生的故乡行
与梅兰芳夜话
梅君之艺术
真正的演员——美的创造者
梅兰芳与美
平易近人 博大精深
第二辑 梅兰芳游美记:他山得共鸣
游美的动机
欧美人士与梅兰芳
事前的宣传
剧本的选择及编制
排练
旅途
居住情形
演剧的方法和地点
在美反响
交通界的优待
政界的欢迎和提倡
绅商的欢迎
学界的欢迎
社会民众的欢迎
新闻界的反响
与美剧界的往来
艺术界的欢迎
观客的情形
侨胞的赞助
梅兰芳接受博士学位
附录 梅兰芳自述: 不抄近路,就是我幼年学艺的窍门
梅兰芳大师大事记
荷塘边的不朽背影:回忆朱自清
第一辑 亲属怀思:匆匆而去,背影长留
追忆朱自清
昆明生活半年间
忆自清大哥(诗词五首)
记大哥朱自清二三事
难以忘怀的往事
永远抹不掉的怀念
可亲可爱的爸爸
魂牵梦萦绿杨情
我对爸爸的怀念
对父亲的片断回忆
父亲永远活在我心中
关于父亲的创作
我记忆中的父亲
我的伯父朱自清
情深谊长
朱自清嫡孙忆祖父
第二辑 故旧怀念:死而后已,我哭斯人
朱自清的足迹
朱自清生平事略
我和朱自清家的交谊
浦江清诗赠朱佩弦
余冠英先生谈朱自清
光芒耀眼的双子星座——记朱自清与闻一多
朱自清故居寻踪
第三辑 桃李追忆:呕心沥血,严谨治学
忆朱佩弦先生
向佩弦先生学习
忆朱自清先生
朱自清先生琐忆
我和朱自清先生交往的点滴回忆
忆一代文宗朱自清老师
附录一
附录二 朱自清生平著作编年简表
不教一日闲过:回忆齐白石
彩插
第一辑 画坛巨匠:胸中有所见,下笔如有神
谈齐白石老师和他的画
亲聆齐白石先生谈艺
仰之弥高——齐白石先生艺术述略
从木匠到画家
“十载关门始变更”——白石老人的衰年变法
泼墨随心细雕裁——老舍夫人谈齐白石
向白石老师学画
白石老人教我画虾
妙笔绘丹青 乡情溢素纸
回忆父亲作画
父亲画的最后一幅画
第二辑 故旧之思:“你再来,我已不在了”
忆几次拜会白石老人
吾所见之白石大师
德艺双馨忆大师
“江南倾胆独徐君”——悲鸿与齐老
忘年相交四十春
画坛挚友——父亲胡佩衡与齐白石
齐白石与我家三代人
捧读白石老人的回信
我与白石大师的一段交往
“六一”节前访齐老
“白石画屋”访大师
第三辑 桃李情浓:“我爱您的画,想拜您为师”
忆恩师白石翁二三事
齐白石与画友的交往
师徒之间二三事
感念齐白石老师
一篇序言 终生准则
从白石恩师学篆刻
忆宗师齐白石
齐白石先生二三事
“京都游子拜国手”——李可染与齐白石
第四辑 眷属缅怀:为他抓痒,为他打扇
父亲的情趣
我对爷爷生活片断的回忆
白石老人的借山吟馆
舐犊情深——忆父亲对我的关爱
海外萍踪忆父亲
父亲的故乡情
和白石老人的父女之情
忆叔曾祖父白石老人
我所知道的白石老人
附录
执拗的拓荒者:回忆沈从文
第一辑 故旧之思:不沮丧,无机心,少俗虑
怀念从文
忆沈从文
滇云浦雨话从文
一个有特殊风格的人
回忆老友沈从文
文章事业足千秋——胡昭衡谈沈从文
忆沈从文先生
遥远的记忆
和沈从文一次难忘的会晤
沈从文先生给我的信
拗莲作寸丝难绝
病中的沈从文先生
这不是最后的告别
斯人独风流
沈从文之梦
沈从文老师与文物研究
忆沈从文
忆沈从文从事研究工作
我所认识的沈从文
中国人知道沈从文吗?
心中繁星无物能消磨
平和,或者不安分
湘西,你不要哀恸
他静静地走了
一个令人信赖的朋友
迟写的纪念——追忆少年同窗从文先生
您是一颗永恒的星——悼念沈从文先生
不借秋风声自远——怀念沈从文先生
严于律己,谦诚待人——记沈从文先生回乡探望母校给我的印象
我为沈老送乡曲
情寄青山绿水间
第二辑 桃李情浓:不长于讲课,善于谈天
星斗其文 赤子其人
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
40年代末的沈从文
执拗的拓荒者
师恩没齿寸心知
回忆联大时期的沈从文先生
怀念沈从文老师
忆沈从文先生
沈从文和他的老师田名瑜
第三辑 眷属缅怀:天真得像个孩子
怀念沈二哥
沈二哥在美国东部的琐琐
半个字的电报
初识沈从文
我眼中的舅父
附录
往往醉后见天真:回忆傅抱石
插图
第一辑 艺术人生:待细把江山图画
傅抱石先生的生平和作品
忆傅抱石先生
傅抱石与郭沫若在日本的交往
彩绘新天地 得意为人民
与抱石先生相处的日子
红叶盅酒祭画魂
怀念抱石
艺薄云天——纪念抱石先生
难忘的怀念 难得的同行
关于傅抱石先生
追忆傅公
傅抱石先生和金原省吾
追忆傅抱石先生
第二辑 桃李情浓:先有人品:然后才有画品
傅抱石的艺术成就
记抱石老师对我的关怀
傅抱石与中国画教学
继往开来的画坛一代宗师——深切怀念恩师抱石先生
傅抱石二三事
怀念傅抱石老师
难忘抱石老师对我的培育
精神长存——怀念傅抱石先生
第三辑 眷属缅怀:刚毅体贴的夫,慈爱严厉的父
往事如昨
回忆点滴
父亲教我画画
无情最是台城柳 依旧烟笼十里堤——记父亲在南京故居的生活点滴
父亲与恩师——记父亲与金原省吾先生的亲情
忆父亲生活点滴
第四辑 抱石之作:思想变了,笔墨就不能不变
傅抱石先生的篆刻艺术
傅抱石先生画展
傅抱石先生的画
傅抱石教授山水画管窥
傅抱石国画技法之新创造
附录
不因畏难而搁笔:回忆老舍
第一辑 懵懂少年时:天生洒脱,豪放,有劲
老舍与小杨家胡同
少年时期的老舍
我与老舍共当年
附:
年少读书时
“五四”给了我什么
第二辑 人生正当时:无论到何处,总有人惦念
武术老师马永奎
青岛逸事
青岛散记
附:
初到英国
在英国东方学院
到了济南
齐鲁大学
回忆济南
青岛与我
有了小孩以后
第三辑 八方风雨:愿以笔代枪
忆老舍与文协
抗战初期在武汉
在北碚
老舍的多鼠斋
说相声
趣事三则
附:
八方风雨
割盲肠记
多鼠斋杂谈
旅美观感
纽约书简
由三藩市到天津
第四辑 已是近黄昏:人民艺术家
与齐白石的一段交往
老舍剪影
老舍先生在檀营
附:
我热爱新北京
新的文艺生命
内蒙参观
南游杂感
下乡简记
附录 老舍谈艺录:小说是人类对自己的关心
惊才绝艺,一代伶工:回忆程砚秋
花虽凋谢,卖花声将永留人间
追忆砚秋生平
风雨同舟日——忆砚秋同志
情深谊长忆砚秋
御霜簃的人品和戏品
“惊才绝艺,一代伶工”
“淡极方知艳 清疏亦自奇”
忆砚秋几个剧目的艺术创造
在欧洲考察的日子里
砚秋先生二三事
与砚秋先生相处的时光
天涯忆御霜
回忆砚秋先生之艺事
师事程门记
难忘的回忆——忆程砚秋与周总理、任弼时同志的初次会见
程砚秋先生向我传艺
言传身教忆程师
忆程砚秋先生同中华戏曲专科职业学校
锐意改革旧制的戏曲教育家
程砚秋先生人品艺事点滴谈
程门砚田秋实累 亮节高风树楷模
程砚秋先生对我的教益
附录
看山还是故乡青:回忆张大千
百年中国记忆·文化大家
序言
前言
第一辑 画坛巨匠:鞠躬尽瘁只为江山美
五百年来第一人
悼念张大千先生
关于张大千
忆旧游 刘海粟
《张大千书画集》第四集序
悼大千居士
怀念张大千
张大千先生的生平和艺术
为艺术立心的大千居士——序冯幼衡作《印象之外》
伤心未见耄耋图——大千居士令堂之画
一件珍贵的艺术纪念品——张大千先生赠毛主席的荷花图
父亲的画业
从银川举办我父亲张大千的画展谈起
大千居士最后作品
第二辑 悠悠绘事:漫步梅丘意闲珊
我一生难忘的两个一百天
大师隔海寄深情——张大千赠梅葆玖《梅兰图》
忆八叔二三事
父亲在抗战中的旧事
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画册序
大千话敦煌
张大千敦煌行
敦煌老人忆大千
先父和他的庭园
大千世界
张大千病愈春游观画
张大千在嘉善往事拾零
张大千与赵望云
大千居士下厨记
张大千和《雪鸦图》
张大千和夹江画纸
大千居士长眠梅丘
第三辑 故旧之思:江山如画无归期
大师隔海补丹青——忆大千先生
千重巨浪助诗声——记王个簃老师与张大千先生的友谊
寸心千里
张大千是非常人
悼念老友张大千
回忆张大千先生
我所知道的张大千
半世纪翰墨缘
张大千与范振绪老画师的珍贵友谊
张大千青海逸事
大千先生的一帧“戏画”
网师园里忆大千
八哥小记
枯木寄深情 匠心偏独运——张大千根雕小记
第四辑 桃李情浓:恩师浩荡白云端
回忆先师张大千的国画艺术生活
焚膏继晷 光照后人——回忆恩师张大千夫子治学精神点滴
艺道之交不论钱
大千先师留给我的珍贵纪念品
追忆随大千先师学画往事
胡爽盦谈张大千
缅怀吾师
回忆老师张大千
大风堂弟子回忆张大千先生
回忆张大千先生
缅怀先师张大千
回忆爰师姑苏行
缅怀先师 回首当年
怀念吾师大千居士
张大千言行录
雪门琐忆
丹青引
从师散记
声画昭精 墨采腾飞——缅怀先师张大千先生
永沐恩庥——怀大千师
缅怀大千先师
大师携我入画门
追忆先师张大千先生
大风堂前缅爰翁
第五辑 眷属缅怀:遗恨难填是离散
我的表哥张大千
难忘的友情
万里归迟总恋乡
缅怀八叔——张大千先生
回忆大千八叔
在爸爸身边——记台北摩耶精舍二三事
乐叙天伦事可怀
回忆爸爸几件事
此恨绵绵——缅怀我的爸爸张大千
南望何时拜梅丘
缅怀大千世伯
深切怀念我们的爸爸——张大千
附录
编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