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52《直击本质》-pdf,txt,mobi,epub电子版书免费下载
为阅读而创,为热爱分享,每天早8点,阅读者的橙C早餐。由于链接总是被和谐,需要本书电子版的朋友关注公众号:【橙子读书小站】(czdsxz),首页回复书名或者编号098, 自动弹出下载地址。
【编辑推荐】
Gallup全球认证优势教练、个人成长教练、思维导师艾菲思考力力作,写给想让人生获得指数级成长的你。
《5分钟商学院》作者、润米咨询创始人刘润倾情作序!数位拥有真实创业和奋斗实战经验的知名公司总裁、高管,知名创业公司创始人兼CEO联袂重磅推荐!
比学习知识和方法论更重要的,是练就直击本质的终身思考力!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随书附赠开放式思维导图,翔实的理论依据 真实的案例支撑 亲身实践并证实有效,帮你构建一个完善的思考体系,高效解决复杂问题!
【内容简介】
著名管理学家、经济评论家大前研一说:“比别人多花两倍时间思考的人,可以拥有十倍于别人的收入。比别人多花三倍时间思考的人,就能比别人多赚百倍的利润。”
本书正是一本专注于“思考的方法”的书,书的上半部聚焦于本质思考,这种思考方法能够让你看透问题的本质,并高效地解决问题,让你成为只需半秒就能看透事物本质的人,而不是一辈子也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下半部则跳出框架,教你站在更高、更广的层面去思考,运用迁移思考、升维思考以及逆向思考的方法,让很多看似无解的人生难题得到解答。
【作者简介】
艾菲, Gallup全球认证优势教练、个人成长教练、思维导师;
36氪特约作者、ITT认证培训师;
《财富》美国500强公司大中华区前市场部负责人;
公众号“艾菲的理想”主理人,关注者超过12万人。
致力于通过夯实“思维跃迁”与“自我认知”两大基石,获得蓬勃丰盈的人生。
【媒体评论】
一旦有了不懈的、直击本质的思考,我们的成长就会没有边界,而这一切发生的重要基石就是思考能力,也就是艾菲本书的重点。艾菲这本书让我看到了思考的深度以及思考的疆域,我觉得这是一本必须要推荐给更多人的书,遂欣然做序,希望它能帮助到更多有需要的人。
——《五分钟商学院》作者、润米咨询创始人 刘润
我们认为只要不断努力并持续忙碌便能终有所成,却忽略了成功要源自我们对事物本质的洞察和把握。人生中的变化和人们应变化而产生的行动都有迹可循。唯打破幻象,直击本质,方能去伪存真事半功倍。艾菲的《直击本质》以鲜明犀利的思想和生动形象的语言向我们揭示了认识事物并把握其本质的方法与过程,非常值得一读。
—— 星巴克中国副总裁 李磊
是时候升维我们的思考力了,艾菲直击本质,带你开启思考之旅。正如有人说下棋的高手“看棋盘的方式已经跟我们不一样了”,一起努力吧,相信“没有人的努力是错误的”!
——武田制药大中华区总裁 单国洪
创办小站教育9年以来,我深感对于创业者来说*核心的能力就是找到人和事的底层逻辑。《直击本质》刚好从底层操作系统来解剖现象背后的本质,并通过鲜活的案例来解析看似深奥的理论,建议每一位创业者和职场人士都潜心阅读,定能获益匪浅,实现个人认知的跃迁!
——小站教育创始人兼CEO 王浩平
我要推荐《直击本质》这本书,因为它会让你的人生算法得到升级。建议你每隔1-2年重读一遍,我相信每读一次,你的算法都会再次迭代升级!这本书将成为我公司新员工培训的两本书之一,另一本书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上海来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 邱浩
无论对工作还是生活,这都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书。书的上半部是对“本质思考”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以及怎么做的剥茧抽丝般的思考,下半部则跳脱出来,看向框架之外,让我看到了很多打破常规的思考方式与真实案例,很有启发!
——上海别样红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 黄晓凌
【图书目录】
上部
本质思考——看透本质,自然会有不一样的人生
章 直击本质·看透三个本质,可抵十年奋斗
节 事物的根本属性——一眼看透本质的人都有超强的概念能力
给出清晰的定义
做出准确的简单类比
打出精妙的比方
第二节 问题的根源 ——很多痛苦和失败的产生,皆因没能洞察事物的本质
第三节 现象背后的底层逻辑 ——你追求的是方法,高手思考的是逻辑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思维黑箱·高手是如何看透三个本质的
节 如何看透本质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溯因推理法
第二节 大胆假设——作出假设的方法
思考事物根本属性的两种假设法
思考问题根源的四种假设法
找到现象背后底层逻辑的假设法
第三节 小心求证 ——若得不到证明,重新假设,再次求证
小心求证的三种方法
逻辑上可能出现的各种谬误
第四节 本质思考的必要条件——没有了辅助线,有些题目就会无解
要有好奇心,勇于提问
要有足够的知识
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联想能力
要有思考的持续性
相对平静的情绪
本章小结
下部
思维破局——洞察转机,做掌握命运的少数人
第三章 迁移思考· 如何用 80 到 90 个重要模型,解决 90% 的问题
节 思维模型——帮你更好地理解现实世界的人造框架
“不均衡发展策略”模型
“竞争战略”模型
“甜蜜区”模型
第二节 底层逻辑——解决 100 个不同的问题,只需一个底层逻辑
对抗熵增的方法:让系统成为开放系统
对抗熵增的方法:远离平衡态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升维思考·如何解决人生中的“无解之题”
节 层级思考法——普通人看行为,卓越者看愿景
第二节 时间轴思考法——一流的思考方法会让问题自然消失
站在时间轴的终点上
站到更远处
站到极远处
退到时间线外
拉长你的时间
第三节 视角思考法——不是问题无解,而是你的世界观没升级
上帝视角
全面升级你的世界观
第四节 第三选择思考法——你不必只做单选题,也不必留下遗憾
第五节 无边界思考法 ——若有宏大的人生观,人生还有何难解之题
有限游戏与无限游戏
无边界思考法
人生的无限游戏
第六节 塑造者思考法——没学过火箭技术,就不能造火箭吗
跳出小阻力路径
重塑人生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逆向思考·为什么聪明人都爱反着想
节 成功-失败模型 ——有了“过滤器”,我们就能在 10 秒钟内对 90% 的东西说“不”
误判心理学和行为经济学
大败局和小败局
“事前验尸”法
不为清单
第二节 变化-不变模型——用能量守恒定律,刷新人生底层逻辑
宏观层面
中观层面
微观层面
第三节 加法 - 减法模型 ——再极致的人生算法,都得包含减法战略
用减法做目标管理
用减法做商业战略
用减法做生活和人生管理
第四节 幸福 - 痛苦模型——一点痛苦,就抵消掉了生活中的所有快乐
第五节 组合 - 反向模型——践行逆向战略,才能从红海市场中脱颖而出
发明创造领域
解决一般问题领域
商业创新领域
【前言试读】
只有思考思考的方法, 才能收获指数级成长的人生
我是“80 后”,我父辈那一代是“50 后”。那时,只要学会一项技能,他们就可以在单位里干上一辈子。然而,现在我们处在一个完全不同的时代—— VUCA(易变性、不确定性、复杂性和模糊性)时代。在这个时代里,我们经 历了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从传统零售到新零售,从 CMO(首席市场官)到 CGO(首席增长官)的种种变迁。过去的标准答案都消失了,也许很多职业都 将在 AI(人工智能)来临时消亡。
在这个时代里,什么是重要的?显然已经不是知识了,也不是别人帮你 总结好的各种方法论,而是产生这一切的原动力。那么,到底什么才是产生这 一切的原动力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跟大家分享两个故事。
个故事是关于美团网创始人兼 CEO(首席执行官)王兴的。
当年在“百团大战”中,带着美团赢得终胜利的王兴正是一个非常热爱 思考且善于思考的人。他总是花很长时间思考问题,且思考得非常深入。比如, 2012 年,王兴就提出了团购的“三高三低”理论,从此与美团初的模仿对象 Groupon 背道而驰。也正是基于王兴长时间的深度思考,他对团购的理解才超越 了其他竞争对手,从而使美团网与其他团购网站产生了根本性的区别,并获得
了终的胜利。腾讯联合创始人、CTO(首席技术官)张志东曾说,王兴对团 购本质的理解,超越了腾讯,也超越了 Groupon。产品运营专家梁宁也曾说过,王兴强的能力就是他的思考能力。
王兴不仅自己热爱思考,而且在员工遇到问题时,他还会引导员工去思考,而不是直截了当地给出答案。他提供的是思考的方法,这样员工就能基于思考 的方法去得出自己的答案。显然,直截了当地给出答案是简单便捷的方式, 但王兴却希望每个人在做决策的时候,不仅能思考决策本身,还能找到正确的 思考之道。
这种思考“思考的方法”也是不少著名学者的学习之道。通过思考“思考的方法”,他们掌握的是一种思维方式,而不仅仅是学习一般性的知识。他们很快 就站在了巨人的肩上,从而获得了指数级的成长。
第二个故事是关于张无忌的。张无忌是金庸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中的主 人公,今天要说的就是他学习乾坤大挪移时的情节。
乾坤大挪移是一种的武功,也是明教镇教之宝。此武功共有七层境界,它的难练程度是出了名的,就连写这本武功秘籍的人也只练到了第六层。而明教前任教主阳顶天则在练到第四层后便因走火入魔而死。
正如这本武功秘籍开篇所说:若要练就本功层,悟性高者需七年,悟性低者需十四年。然而,张无忌在学习乾坤大挪移层武功的时候,只用了片刻工夫。而练就其余五层,他也不过用了几个时辰。此间差距得有多大啊!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发生的呢?其实,关键的原因是张无忌在学习乾坤 大挪移之前,早已学会了九阳神功。而九阳神功是一种很强的内功心法,是学 习天下一切武功,尤其是外家武功的“底层操作系统”。
金庸先生不但是武侠小说作者中难以逾越的高峰,他还是一名能洞悉事物本质的哲人。所以,这段情节颇具深意:当一个人拥有深厚内功的时候,学习像乾坤大挪移这种武功或其他外家招式就会变得非常容易。所以,决定一个人武功高下的关键因素,不是招式,也不是剑法,而是内功修为。
这两个故事究竟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启示呢?这个启示就是:要想获得既稳定又高效的自我成长,我们不仅要学习各种知识和方法论(即武功招式),更要学习思考的方法,提升思考的能力(即内功修为)。
这就是开篇问题的答案——思考能力才是这一切的原动力。思考能力像是武林人士的内功修为,决定着学习与掌握其他一切外家武功和招式的速度与可能。它也像是一台计算机的底层操作系统,决定着计算机的运算速度以及问题处理速度。同时,它还像是我们政府一直在做的基础设施建设,没了良好的基础设施,不论你开的是兰博基尼还是玛莎拉蒂,在坑坑洼洼的道路上都是注定开不快的。
不仅如此,思考能力的高低还是决定人与人之间差距的关键原因之一。日本著名管理学家、经济评论家大前研一指出:
新经济是呈倍数增长的……新时代是一个会因思考力的差异而造成巨大差距的时代。换句话说,新时代是个“思考力差距化”的时代。
比别人多花两倍时间思考的人,可以拥有十倍于别人的收入。比别人多花 三倍时间思考的人,就可能比别人多赚百倍的利润。以此类推,比别人多花十倍时间思考的人,当然就有可能成为一家市值总额一万亿日元的企业创办者。
这已经是现在的新世界法则了。
基于以上原因,我决定写这本关于思考方法的书,以助你全面提升思考力,重塑底层操作系统。而底层操作系统的重塑就意味着你将实现颠覆式的成长与指数级的跃升,尤其是在学习、阅读,以及解释问题、解决问题、预测问题等方面。
现在,我们来看看这本书讲了哪些思考方法。实际上,这本书一共讲了四种非常重要的思考方法,分别是本质思考、迁移思考、升维思考以及逆向思考。
什么是本质思考?被称为“信息论之父”的天才式人物香农说:“你越能触及问题的本质,得到真知灼见的效率就越高。”为大家所熟知的经典电影《教父》中则有一句经典的台词:“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为什么有人能在半秒钟内看透事物的本质,而有人一辈子也看不清事物的本质?这背后隐藏着的究竟是种怎样的思
考力?其实,答案就是本质思考力。
在本书的上半部分,我将抽丝剥茧地阐述本质思考的三个关键问题——What(什么是本质)、Why(为什么这就是本质)、How(怎样成为一个半秒钟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在读完上半部分后,你就会对本质思考的方法了如指掌,并能将它运用到实际的工作和生活中。
在本书的下半部分,我将介绍迁移思考、升维思考和逆向思考。
关于迁移思考,查理·芒格说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一个人只要掌握80到90个思维模型,就能够解决 90% 的问题,而这些模型里面非常重要的只有几个。”然而,人生如此复杂,世事变幻万千,80到90个模型怎么可能解决90%的问题呢?这就是查理·芒格这句话背后隐藏着的深意:想要顺利解决90% 的问题,你不仅需要掌握80到90个思维模型,还得学会对它们进行迁移运用,而
这就是迁移思考。
接下来,我会讲到升维思考。在学会并运用了本质思考后,我们的人生中依然存在着一些无解之题。比如,一个人的ego(自我)太强的话,就可能会有很强的嫉妒心,从而带来各种各样的痛苦与折磨,怎么办?这时,我们就需要提升思考问题的高度,学会升维思考的方法。
在第四章,我提供了六种升维思考的方法,分别是层级思考法、时间轴思考法、视角思考法、第三选择思考法、无边界思考法以及塑造者思考法。对于每一种思考方法,我都会用理论、真实案例以及我自己的亲身体验,帮你破解 人生中的各种谜题,让你不再卡在人生的缝隙中,不再进退维谷,让你看清自己的价值观、愿景,更新自己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在短时间内获得人生的智慧与思考力,让你的人生从此发生巨大转变。
在第五章,我会介绍逆向思考。虽然人人都知道逆向思考,但实际上只有少数人在真正使用这种思维方法。所以在这里,我精心准备了五个可以拿来就用的正向-逆向思考模型,它们分别是成功-失败模型、变化-不变模型、加法-减法模型、幸福-痛苦模型、组合-反向模型。这些非常好用的思考模型将帮你不断突破正向思维的禁锢,拓展思维的广度,发现另一个既陌生又熟悉的世界。
以上就是本书的内容框架。希望这本从不同思维角度出发的书,能极大地拓展你思维的深度、广度和高度,帮你夯实思考能力,练就浑厚的内功,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彻底刷新底层操作系统。这样,在未来,无论是学“武当剑法”还是“七伤拳谱”,相信你都会游刃有余、事半功倍。
后,我想说说这本书的写作原则。在本书写作之初,我便给自己定了一个写书的原则,那就是,我不是要写一本书,而是要写一本真正的好书,一本对得起自己、对得起每位读者的书,一本能够用上十年还依然有价值的书。
然而,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好书?什么才是能对得起自己和读者的书?什么才是能够用上十年还依然有价值的书?这个问题让我思考了许久,直到有一天,我找到了三个关键标准。
,提出的思考方法要有确切的理论依据。我发现,现在有的文章和书缺乏必要的理论依据,所以只能通过举例子(不少还是编造的例子)去进行论证,这就像是在用一根稻草支撑一座摇摇欲坠的房子。这种论证缺乏起码的说服力,至少说服不了我。
第二,提出的思考方法要有真实案例的支撑。仅有理论依据而没有真实有效的案例,这会让内容显得晦涩难懂,同时也无法让读者有效理解、思考与运用,这会在相当程度上令这本书失去意义。因为它将无法帮到更多需要它的人。
本书中的所有理论都有案例支撑,而且每个案例都是真实案例。这些案例有的来自其他书,有的来自我自己、我的朋友以及我的咨询者。
第三,提出的思考方法要经过我的亲身实践,并验证有效。如果我自己都不曾实践、验证过,我就会对这个方法持一定的怀疑态度。我会觉得这个方法缺乏说服力,也很难付诸真正的实际应用。相反,如果我先进行了亲身实践、验证,就能进一步确认这些方法的有效性与可操作性。
此外,为了能给读者带来更大的价值,我还给自己定了一个额外目标——书中案例所涉及的领域和学科要尽可能广一些,这样能帮读者跳出自己的既有 框架,扩大知识面,拓展思考范围。所以,书中的案例内容跨越了以下领域:商业、企业管理、经济学、投资、哲学、心理学、教练技术、艺术、物理学等。
虽然我在这本书上倾注了很多心血,但毕竟我的能力和水平有限,疏漏之处在所难免。这时,我就只好用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来安慰一下自己了:“一方面,没有人能完全地达到真理;另一方面,没有人的努力是错误的。”
同时,我也想再次表达我的写作初衷:是什么曾经拯救过你,你好就试着用它来拯救这个世界。
谢谢你的信任,希望这本书能真正切实地帮到你,让你的底层操作系统焕然一新。
【精彩书摘】
在刚开始做我的微信公众号时,对于如何给文章起标题,我是一筹莫展。
于是,就去翻看那些爆款文章,想要跟着他们学习一下什么样的标题能够夺人眼球。紧接着,我看到了各种各样、完全不同的标题,有的是疑问句,有的是陈述句,有的是比较式,有的是自问自答。
我想,这些纷繁复杂标题的背后一定还存在着某些规律。
果不其然,很快我就搜到了一些专讲如何给文章起标题的文章。这些文章对文章标题的起法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归纳。比如:对比式标题、悬念式标题、倒装式标题、引语式标题等。或者是:如何体、合集体、带负面词汇的标题、带有急迫感的标题、赋予珍贵资源被读者独家抢占到的感觉、解释性标题、嵌入专业词汇类标题等。
这些起标题的具体方法如同技巧一样,非常有用,但我还是忍不住又去思考了一个问题 - “为什么这些类型的标题就能带来更高的关注率与打开率呢?”
比如,我曾经看到过的一个例子,有篇文章的原标题是:《失控》书摘50条,精华都在这里(2天阅读300 );后经专业人士修改,将标题改成了:如果你读不完《失控》,至少可以读完这50条书摘(2天,阅读1万 )。
同样一篇文章,在用个标题的时候,2天只有300多阅读量,然而在改成第二个标题后,却一跃变成了1万 阅读量。原因就在于原标题只是平铺直叙,而修改后的标题则是直击读者痛点。
《失控》是当年一本非常热门的书,然而这本书因为太过晦涩,很难理解,能读完的人凤毛麟角。对于那些没空去读或者读不太懂的人而言,书摘自然就很有用。个标题之所以阅读量不高,是因为它很平淡,没能抓住人们的痛点。但第二个标题,则抓住了人们的痛点。看到这个标题后,我们就会产生一个念头:别人在读《失控》,但我没有时间、也读不懂,如果连这篇书摘了都没看过,那就落后太多了,应该点进去看一眼。这就是直击痛点。
就是这样,我找到了不同类型标题能够带来更高关注率和打开率的原因 - 它们或是击中了目标读者的痛点,或是击中了他们的爽点。
正如著名产品人梁宁所说:“要么做一个让人愉悦到暴爽的产品,要么做一个可以帮人抵御恐惧的产品。如果做一个看上去可以在某种程度帮人不再难受,而在‘爽’和‘恐惧’无所作为的产品,那就是一个不痛不痒的产品,也许有人会买单,但不会爆火。”
然而,为什么取一个直击读者痛点或爽点的文章标题,或是做一个让人暴爽或抵御恐惧的产品,就能给我们带来爆火的效果呢?这些具体方法背后到底还隐藏着什么样的道理呢?
后来,我明白,在这些具体方法后隐藏着的正是亘古不变的人性。
什么是人性?
人性的一面代表的是欲望、贪婪、嫉妒、执着、恐惧……简单的说,就是贪嗔痴。
贪嗔痴会给我们带来各种各样的想法和念头,比如:担心自己比不上其他人、担心自己的才能无法匹配上自己的年龄,想要拥有跟同事一样的大房子,想要成为同学中美的那个……
于是,也就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的痛点和爽点。如果你的标题能够正中下怀,直击读者痛点和爽点,回应他的“贪嗔痴”,它的关注量与打开率自然就会上升。
这也是为什么“微信之父”张小龙说:你要去了解人们的欲望,通过你的产品去满足他们。我们要去满足他们的贪、嗔、痴。我们要洞察这一点,因为我们的产品要让用户产生黏性,就是让用户对你的产品产生贪,产生嗔,产生痴……当我们在做一个产品的时候,我们是在研究人性,而不是在研究一个产品的逻辑。
比如,我们在玩游戏、买东西时,平台或商家会给我们设置各种级别,比如航空公司会设置银卡、金卡和白金卡。这背后体现的是什么心理?从本质上来说,这体现的都是人性的三个弱点——贪、嗔、痴。因为贪,所以我们想要升级。因为嗔,所以我们会跟别人比较,如果你的级别比我的级别高,那么我也要升上去。因为痴,我们会努力升级,希望一直升到。
所以,要想做出能产生用户黏性的产品,就得研究人性。
而这个隐藏在方法与现象背后的“道理”不仅可以运用在给文章起标题上,还能运用在做产品上。因此,我们可称之为“底层逻辑”。
那么,还有什么能被称为“底层逻辑”呢?
比如,物理学中的“能量守恒定律”也是一个底层逻辑,它是隐藏在万事万物能量转化背后的那个根本性的道理,不论是热能、动能还是势能,都得遵从这一定律。
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底层逻辑说的到底是什么?
查理·芒格说:“在商界有一条非常有用的古老守则,它有两步。步,找到一个简单的、基本的道理;第二步,非常严格地按照这个道理行事。”
爱默生说:“方法,可能有成千上万种,或许还有更多;而原理则不同,把握原理,你将找到自己的方法。追求方法而忽视原理,你终将陷入困境。”
乔希·考夫曼说:“无论你学习什么科目,其中美妙的事是,你不用知道所有的知识点,仅仅需要知道一些浓缩的核心原理即可。而一旦建立起核心原理的框架,学习知识甚至进一步拓展便是轻而易举的事了。”
瑞·达利欧说:“所有一切的运转,都有赖于深藏其中的原则,也就是一串又一串的因果关系决定了这个世界的走向。如果你探索出了其中的因果关系——虽然不可能是全部,但好是绝大部分——那么你无疑就掌握了打开这个世界藏宝箱的钥匙。”
刘未鹏在他的《暗时间》一书中写道:“看一个问题的解法,必然要看解法所诞生的过程,背后是否隐藏着更具一般性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原则。否则这个解法就只是一个问题的解法,记住了也无法推广。”
商业顾问刘润说:“做任何一种商业,都需要找到其本质的原理。”
查理·芒格口中的“道理”,爱默生所说的“原理”,乔希·考夫曼所说的“核心原理”,瑞·达利欧所说的“原则”和“因果关系”,刘未鹏所说的“更具一般性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原则”,以及刘润所说的“本质的原理”,其实说的都是同一件事,那就是我们这里所说的底层逻辑。
可以说,我们看到的、听到的世界虽然纷繁复杂、变化万千,但其背后常常有着如同“看不见的手”一般的“道理”或“逻辑”在指挥着、主导着,而这些“看不见的手”就是“底层逻辑”。换句话说,底层逻辑就是万千“术”后的那个“道”,也是万千现象背后的那个底层规律。
由此,我们得出,“底层逻辑”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特点:
(一)抽象:越抽象的就越在底层。
(二)简洁:“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大道至简”说的正是事物的基本原理、方法和规律往往都是极其简洁的。
(三)动力来源:底层逻辑是各种现象出现的动力来源。
(四)通用性:底层逻辑针对的不是某个特定问题,而是某一类问题或现象,有时甚至能被运用在万事万物之上。
那么,为何看透底层逻辑如此重要?
如果说思考问题根源是在寻找导致某一特定问题发生的根源,那么思考现象背后的底层逻辑就是在寻找某一类问题或现象之所以出现的普遍根源。因为底层逻辑是藏在万事万物背后的那个不变的规律,所以我们找到了它就等于是拥有了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本领。同时,因为底层逻辑是各种现象出现的动力,因此一旦理解了底层逻辑,我们对于诸多现象的理解也会变得容易许多。
所以,思考普遍问题或现象背后的底层逻辑,能让我们拥有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本领,在看问题时变得更加通透和准确,成为“半秒钟看透问题本质”的高手,从而拥有开挂的人生。
那么,我们又该如何找到现象背后的底层逻辑呢?
找到现象背后底层逻辑的思考方法分为两步,步是做出假设,第二步是进行验证。
而在这里,做出假设的方法就是:先归纳后抽象。
什么是先归纳后抽象?顾名思义,就是先进行归纳,再进行抽象和概括的推理方法。
什么是归纳?归纳是一种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方法。
比如,科学家发现金能导电、银能导电、铜能导电、铁能导电、锡能导电,于是,科学家就推理出一切金属都导电的结论。这就是归纳推理。再比如,你发现锐角三角形的面积是底乘高的一半,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底乘高的一半,然又发现,钝角三角形的面积也是底乘高的一半。于是,你就推理出:三角形的积都等于底乘高的一半。这也是归纳推理。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归纳推理的前提与结论之间并无必然联系,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可能性的关系。所以,要想检验一个归纳推理的结论是否正确,逐一检测定范围内的所有成员就是可靠的方法。在有些情况下,也许我们可以逐一验证。可是,若想验证“世界上的天鹅都是白天鹅”这个归纳推理出的结论是否正,就得把天底下所有的天鹅都走访一遍,看看它们是不是都是白色的。这就太费力气了。
所以,归纳推理是由部分代替整体的推理,选取的样本越多,得出的结论就越可能准确。一旦发现一个矛盾,这个归纳推理的结论就得进行修正。比如,人们原本已经做出了“世界上的天鹅都是白天鹅”这个结论,后来人们又发现了一只黑天鹅,这个结论就被打破了。
所以,只要样本足够大,操作足够科学,通过归纳得出的结论就不会有太大的偏差。即便如此,归纳法也只能得出概率性的趋势,而不是必然的结论。虽然归纳推理无法提供必然性结论,但它却是一切科学的基础。
牛顿从无数次实验中归纳出了牛顿三大定律,成为一代宗师;经济学家从人们的交易现象中归纳出了供求理论。事实上,几乎我们所有的知识都起始于用归纳法建立的假设。
所以,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写道:“我们必须把那些从各种现象中运用一般归纳导出的命题看作完全正确的,或者是非常接近于正确的。”他非常强调观察和归纳在科学中的作用,认为这是科学建立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再通过演绎建立完整的理论。
然而在这里,仅有归纳推理还并不够,因为我们对事物根本属性的定义、类比或比方都是非常简洁明了的,而归纳推理得出的结论有时会有点长,有时会有些具象。这时,就需要“抽象”这一有利武器了。
什么是抽象?抽象是指从众多事物中抽取出共同的、本质性特征的思考过程。比如,我们会将苹果、柑橘、菠萝、樱桃、草莓称为“水果”;将可乐、雪碧、柠檬茶称为“饮料”。这些都是抽象的过程。物理学则会将我们平时看到的各种现象通过数学的方法进行抽象,变成一个个的物理学定律和公式,比如,杠杆原理、万有引力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等。
所以,归纳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思考过程,但得出的结论可能是具象的,所以还需要抽象这一思考过程。
举个例子来说,到底该如何进行先归纳后抽象法。
请你先思考一个问题:全世界为何会有那么多形形色色的企业?只有一家企业或是每个行业只有一家企业不行吗?
答案是:不行。这是因为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内部的交易成本会不断上升,当企业内部的交易成本上升到超过部交易成本时,企业就会停止扩张。这就是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同企业的原因,这涉及经济学中的一个著名理论——交易成本。
不要小看“交易成本”这个词,它能解释很多现象。比如,当市场交易成本高于企业内部的管理协调成本时,企业便产生了。企业的存在正是为了节约市场交易成本,即用成本较低的企业内部交易代替成本较高的市场交易。因此,我们可以说,是交易成本与管理成本的对比,确定了一家企业的边界。交易成本越低的事,就越应该外部化;管理成本越低的事,就越应该内部化。
同时,交易成本理论也告诉我们,为什么企业并购会有很多失败案例。这是因为,并购失败这件事从根本上来看,往往都是由于并购虽然让外部市场的协同效应上升,但同时也会让企业内部的交易成本上升。
这就是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科斯提出的交易成本理论,你知道他是如何提出的吗?
科斯先是做了很多企业研究,调查了一批美国企业“在什么情况下购买、在什么情况下自行制造”的实例。然后,他对这些实例进行了归纳,得出以下结论:如果企业为购入要素自己制造而支付的费用,低于它直接从事产品买卖的费用,企业就制造;反之,企业则购买。后,科斯从这个结论中抽象出了一个可以用来解释更大世界中企业行为的经济学概念,那就是交易成本。
在整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经济学家科斯正是用先归纳后抽象法得出交易费用这个底层逻辑的。
接下来就是进行对于假设的验证了,究竟应该如何验证呢?
需要本书电子版的朋友关注公众号:【橙子读书小站】(czdsxz),在公众号后台回复098或书名,会自动弹出下载地址,即可一键免费下载电子版学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