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48《李白》-pdf,txt,mobi,epub电子版书免费下载
为阅读而创,为热爱分享,每天早8点,阅读者的橙C早餐。由于链接总是被和谐,需要本书电子版的朋友关注公众号:【橙子读书小站】(czdsxz),首页回复书名或者编号194, 自动弹出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李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静宁西南)。在他5岁时,举家迁入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20岁时,离开家乡,开始了漫游的生活。他到处游历,结交朋友,向当时的社会名流推荐自己,希望得到引荐,一举登上高位,去实现政治理想和抱负。可是,十年漫游,一事无成。他又继续北上太原、长安,东到齐、鲁各地,并寓居山东任城(今山东济宁)。这时他已结交了不少名流,创作了大量优秀诗篇,很多诗篇名满天下。
【图书目录】
一 初入人世
二 辞亲游历
三 安陆成家
四 长安求仕
五 在安陆的隐居和干谒
六 长安待诏翰林
七 再度漫游
八 晚年奔波
九 蒙冤获罪
十 传奇结局
李白名篇佳句赏析
李白年表
【精彩试读】
1.开元少年
唐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一天,平静的昌隆县青莲乡(今四川江油县青莲镇)驶进了两驾风尘仆仆的马车。马车主人是操着西北口音的商人李客,他带着全家老小,一路从西域出发,跋山涉水、舟车劳顿,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青莲乡。
马车上,紧挨着李客身旁坐着一个五岁大的孩童,虽一脸倦容,但双眸炯然有神,好奇、聪慧的眼神不停地打量着车外的景物。他就是李客的爱子李白。
据史实记载,李白的祖籍在陇西成纪(今陕西省静宁县西南),那么,在公元705年,李客携带儿子和家当,为什么从西域来,又为什么到四川去呢?这要倒退几十年,细细说起了:
据传,武则天垂拱四年(公元688年),李白的曾祖父李贞与李姓宗室十二人起兵倒武,李贞失败后被迫自杀,他的子孙、族人约六七百人,皆被流放到丰州(今内蒙古五元县西南)。李白的祖父由丰州外逃至中亚碎叶(唐代属西安都护府,在今吉尔吉斯共和国北部托克马克附近)。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唐中宗复出,武后退位,改周为唐,并大赦天下。李白的父亲李客听到这个消息,欣喜若狂,立即带领全家返回中原。但他而后又得知“反逆”者不在赦免之列,于是只好“逃归于蜀”,投奔四川绵州的李姓亲友,并安家于昌隆县的青莲乡。
青莲乡虽说地处偏僻,被群山环绕,但由于东边有发源于岷山的涪江,西边有涪江的支流盘江,山环水抱中的青莲乡景色秀丽、安详宁静。这里四季如春,既无酷暑盛夏,又无严寒冰冻;川原上稻麦挺秀,绿树成行,山峦间松柏葱郁,氤氲袅绕,宛如仙境。当下,李客就决定在此定居。一来这里环境宜人、幽雅安定,自己可以在此颐养天年,二来蜀中自然风光与人文底蕴和谐成章,非常适合子女成长、生活。
坐在马车上的那个双眸照人的五岁小男孩,就是后来光耀万世的大诗人李白。伟人的出生,总附会有异象和吉兆,据说李白的出生也别具一番传奇色彩。
武则天长安元年,即公元701年,中亚的碎叶。一天夜晚,深邃的夜空中布满星斗,其中有一颗星尤其璀璨明亮,它闪耀在西边的天空中,光彩夺目。这一天正好是李客的妻子临盆之日。李客紧张地在院中等候,一抬头便注意到这颗耀眼的星星,他想,《诗经》上说“东有启明,西有长庚”,大概这就是长庚星了吧,当下便在心里默默地为妻子和未出世的孩子祈祷平安。突然,这颗长庚星带着耀眼灿烂的光芒,划破夜空突然坠落,拖着长长的轨迹,落进李客身后的宅院。李客惊诧不已,连忙转身赶去,还没等他跑到妻子的房间,就见一位仆人迎向他,欢喜地大声禀报:“夫人生了,是个小少爷!”李客欣喜若狂,忙奔进屋。
李客捧起这个孩子,只见他小脸红红的,额头饱满,啼声洪亮似钟,实在惹人怜爱。李府上下都沉浸在这喜悦之中。这时李客的妻子悄声对李客说,生产前她迷迷糊糊好像梦到太白金星从天空坠落,一下子坠入她的怀中。李客闻听一惊,妻子所说的太白金星正是长庚星,如此说来他在院中看到的景象并不是错觉。
李客感慨万分,对妻子说:“贤妻梦见长庚星入怀而得此子,不如就给我们的孩子以李白为名,以太白为字吧!”
或许是因为李白出生经历的不寻常,他从小就聪明过人,被父亲寄予厚望。在父亲的悉心教导下,他五岁时就会背诵“六十花甲子”,十岁时就已读遍了《诗》、《书》、《论语》、《孟子》以及《老子》、《庄子》等诸子百家的著作。
由于天资聪颖,悟性很高,小李白读书并不十分用功,加上他生性调皮贪玩,常常从私塾里逃学,跑到外面去玩耍。
这一天,小李白逃学出来在街上闲逛,不知不觉来到城外。城外阳光明媚,山清水秀,鸟语花香,让小李白惬意不已,他感叹道:“这么好的天气,如果整天在屋里读书多没意思啊!”心情雀跃的他走到一条小溪边,只见溪水清澈见底,顺着山脚蜿蜒流去。溪水里有许多小鱼在游来游去,一会儿聚在一起,一会儿又散在水草里,非常有趣。小李白饶有兴趣地看着,正准备走到溪水里抓小鱼,忽然他听见有“霍霍”的响声,李白循声望去,只见不远处的山脚下,有一座茅屋,屋前有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在大石头上磨一根很粗的铁杵,磨得很吃力。
小李白走过去好奇地问道:“老婆婆,您磨铁杵做什么呀?”
“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一枚绣花针。”老婆婆抬起头,微笑着回答道。
“什么?这么粗的铁杵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您不是在开玩笑吧?”小李白瞪圆了眼睛,感到十分惊讶。
“怎么不可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只要工夫下得深,铁杵也能磨成绣花针。”婆婆回答得非常肯定。然后,她又低头继续磨起来。小李白站在一边目瞪口呆,忘记了抓鱼。
老婆婆的这番话对小李白的触动很大。在回家的路上,他反复默念着“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绣花针”这句话。
从这天起,李府上下都觉得小李白好像换了一个人似的,他不再贪玩,开始专心读起书来。李客再也没有听到过私塾老师来说李白逃学的事情,反而经常听到老师夸他勤奋好学。
一个夏天的傍晚,李客有位朋友邀请他和李白去做客。李客去书房找儿子,刚走进庭院,便听见小李白琅琅的读书声从书房传来:“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清脆的童声抑扬顿挫,庄子的这篇《逍遥游》被他朗读得疾徐有致。小李白沉浸在他所读的文章里了,连父亲走近来都浑然不知。
李客不忍打断他,就站在门口等他读完。李白一直等到文章读完了,才发现父亲正微笑着看着他。
他随父亲去拜访那位朋友。那天许多宾客都带着小孩子,李白便和孩子们一起在屋外的花园里玩耍。晚上,花园里到处都有萤火虫在飞舞,小孩子们便去捉萤火虫,玩得不亦乐乎。
客人到齐后,晚宴开始了。酒过三巡,气氛热烈,席间忽然有人对李客提议道:“听说令郎诗作得很好,何不让他作首诗助兴?”
在座的宾客一听都齐声附和:“好啊!”
“那么以什么为题呢?”
有人说:“他们先前不是在捉萤火虫吗?那就以《咏萤火》为题吧!”大家一致同意,热烈地鼓起掌。对于大家的盛情邀请,李客不好推辞,他看着儿子不免有些担心:虽然小李白天资聪慧,智力过人,可是即席赋诗,没有曹植七步成诗的才能怎么行啊?
但小李白从容地站起来,略一思索,便朗声咏道:
雨打灯难灭,风吹色更明。
若飞天上去,定作月边星。
语毕,席上在沉静片刻之后,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大家齐声叫好。一位老先生连声称赞道:“好诗!实在是好诗!雨打不灭,风吹更明,并与星星比美,比喻非常生动。句句写到了萤火,又是孩童眼光、孩童口气,真可谓神童也!”
有了“神童”美誉的李白,并没有骄傲自满,他更加如饥似渴地勤奋读书。
有一次,李客教李白吟诵司马相如的《子虚赋》,辞赋中的故事和传说令李白如痴如醉,连续几天他都沉浸其中,在书房里反复大声诵读。汉代的辞赋气势恢弘、格律自由、感人抒情,都深深地吸引着年少的李白,这对他以后的诗歌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聪慧的天资加上勤学苦练,使得李白在十五岁时就能作出很好的诗赋。起初,他只是拟作《文选》中的辞赋,后来他便经常自由作赋,他的赋文继承了汉赋词藻华丽丰美的特点。
李白当时的试笔之作《明堂赋》、《拟恨赋》、《大猎赋》等,令他名声大噪,整个青莲乡里,提起李白几乎是无人不晓、无人不知。
尤其受人称赞的是《明堂赋》。年仅十五岁的李白当时并没有去过东都洛阳,然而这丝毫不能束缚他的才思。在《明堂赋》中,李白不仅细致入微地描绘了明堂(皇家专门用于举行盛典和祭先祀神的庙堂),而且用夸张的手法赞美了明堂的金碧辉煌、巍峨壮丽。
远而望之,赫煌煌以辉辉,忽天旋而云昏;迫而察之,粲炳焕以照烂,倏山讹而晷换。蔑蓬壶之海楼,吞岱宗之日观。猛虎失道,潜虬蟠梯。经通天而直上,俯长河而下低。玉女攀星于网户,金蛾纳月于璇题……
少年李白豪情万丈,在《明堂赋》中不仅讴歌唐宗列圣开国治乱的赫赫声威,还对开元盛世的英明政治抒发了自己的畅想。
伊唐皇之革天创元也,我高祖乃仗大顺,赫然雷发以首之。于是横八荒,漂九阳,扫叛换,开混茫。……下明昭,班旧章,振穷乏,散敖仓。毁玉沉珠,卑宫颓墙。使山泽无间,往来相望。帝躬乎天田,后亲于郊桑。弃末反本,人和时康……
洋洋洒洒两千多字的《明堂赋》气势磅礴、辞藻华丽,与其说是在颂扬唐代统治者,不如说是少年李白在向世人宣告他“出雄兵以横八荒、施仁政以开混”的远大政治抱负和理想。
老师和父亲读到少年李白写的《明堂赋》、《大猎赋》后不禁大吃一惊:这样的气势,这样的笔法,就是与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比较,也难分高低啊!
时间过得很快,少年李白已近弱冠之年,他长得身材秀颀、相貌堂堂,又有着同龄人少有的沉稳和大气。
在阅读了前人的大量著述后,少年李白逐渐树立了自己的远大理想。但他深知,要想济世救国,必须有文韬武略,因此除吟诗作赋外,他还开始苦练剑术。
身边的亲朋好友都认为李白将来肯定是出将入相的栋梁之材,但李客却有一些忧虑。因为他知道儿子虽然才华横溢,但性格却豪放不羁。少年李白当时不愿走科举这条路,对于“进士”头衔,尽管别人趋之若鹜,他却不屑一顾。李白曾经对父亲这样说道:“要通过这些考试,全靠死记硬背。就算考取了,也不能算是学问,而且考试题目和各种行文规矩简直是束缚人的真性情,纯粹为应试而作的文章更是难有佳作!”
李白不屑于科举考试,无意于蜗角蝇利,不过年少的他已经意识到,青莲乡偏远封闭,消息闭塞,而且可以相互切磋的朋友也太少,如果长期生活在此必定会影响自己的发展。少年李白渴望获得更多的学识,见识更大的世面,他想到更广阔的天地去磨炼。
但是父亲李客对尚还稚嫩的李白去闯荡江湖是很不放心的。不过他也明白,把少年早慧的李白困在这个穷乡僻壤,绝对不利于他的成长。为此他为李白安排了一个离家不远的地方——昌隆县北郊的大匡山(又名戴天山),以便家里能经常给他一些照应。
大匡山有一座大明寺,寺里有一些文武双全的道士很是有名,他们隐居在此研究道家经典,研究占星、占候、占命、炼丹、炼药之类的方术。李客送儿子到大匡山,一来可以让李白在环境幽静、古香古色的大明寺里好好读书深造,二来便于他练习道家的剑术真功,使羽翼更加丰满。
2.读书习剑在匡山
在大匡山大明寺里,每当曙光初照,晨钟始鸣,便有一位少年,手提一柄长剑,来到大殿前的院中练习剑术。只见他面如秋月,眉宇高朗,双眸闪闪有光。他舞起剑来身段矫健,犹如游龙戏海;动作敏捷,恰似天马行空。虽然功力尚欠深厚,但他剑法精妙,一招一式,却是气概非凡。
每当夜幕降临,暮鼓三通,大殿西侧的客房窗上便照例映出烛火,随即传出少年琅琅的读书声。寺中的道士们平时很少见到李白外出,只见其书童的身影在寺内穿梭,或者给他打水、洗砚,或者铺纸、磨墨。
大匡山因其形貌如“匡”字而得名,隋唐时即建有大明寺与匡山书院。这里,有云雾缭绕的苍翠山峦,有鱼游其中的浅碧清潭,更有隐居在此的高僧空灵法师。李白久闻法师大名,在山中寻访数月才探得法师的仙踪。李白执意拜空灵法师为师,空灵法师感动于李白的诚意和决心,同时见他的确是个练武之才,便收下为徒,传授他剑术。
除了在大匡山读书习剑之外,李白喜欢四处寻仙访道。他有时带上书童翻山越岭、寻幽探胜,匡山的沟沟坎坎几乎被他跑遍,甚至为了一个传说他还登上过大匡山绝顶。
大匡山绝顶,因高于诸峰,故又有“戴天”之名。李白听说,戴天山有一个戴天观,观中有一位老神仙,已经一百多岁了,却仍是鹤发童颜,身手矫健,登山越涧如履平地,他便特地前去拜访。结果并没有见到老神仙,于是有些沮丧的李白写了一首诗《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在,愁倚两三松。
短短的五言八句,巧妙地揉进了犬、鹿;桃、竹、松、花;水、露、霭;溪、泉、钟、峰等自然景物,以及吠、带、见、闻、分、挂、知、倚等动词。通篇无一字说道士,无一字说不遇,却句句是不遇,句句是访道士不得。这足已说明李白运用文字的技巧已非常成熟,令人拍案叫绝。
虽然此次寻仙未果,李白却结识了一个小道士,这位小道士和他年纪相仿。李白见他风骨清峻,便上前与他攀谈起来。得知小道士姓元,名林宗,道号丹丘,原本是北魏宗室后裔,中原人氏,但他自幼学道,更喜好四处游历,寻仙访道。近年来因为听说蜀中道风盛行,于是辗转来到大匡山,惊叹于戴天观的幽绝,倾慕于空灵法师的高深,于是决心在此修炼一番。李白听了,一扫刚才访老神仙不遇的失望,为能结识这样一个志同道合的朋友而感到高兴。
从此以后,不是李白到戴天观找丹丘,便是丹丘到大明寺访李白。两人相谈甚欢,极为投缘,更成为了终身挚友。
之后,李白以大匡山为立足点,开始游历附近一些州县,先后去了绵州州治所在的巴西、龙州州治所在的江油、剑州“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剑门等地。
开元六年的春天,十八岁的李白出游梓州。梓州在绵州东南,在涪江坐船,不消一日,便可到达。梓州这里并没有名山胜迹,吸引李白来寻游的,是一个叫赵蕤(ruí)的隐士。
赵蕤,字太宾,梓州盐亭人,是当时知名的饱学之士,隐居于梓州县城外的长平山上,人称“赵处士”。赵蕤年轻时志在经国济世,曾游历过许多地方,还不止一次到东都洛阳去应试,但因屡试不中,他便隐居山中著书立说。后来他编撰了《长短经》一书,兼论君德、臣行、王霸、是非、通变、相术、出军、练士、教战等要术,很受世人推崇,因此颇有名气。梓州的地方官曾推荐他去朝廷做官,但年过半百的赵蕤早已习惯闲散自在的山野生活,不愿出去做官,于是他又被人们称为“赵征君”。
李白拜见赵蕤之后,才知道他不但著书立说,还舞剑强身,养鸟为乐,生活富有闲情逸致。在赵蕤的院子里,养了大约上千只各种各样的鸟。除了会传信的鸽子,还有会说话的鹦鹉、会唱歌的画眉、会戏水的鸳鸯、会打架的鹌鹑……而且他还给每一只鸟都取了名字。他一叫名字,那只鸟就飞到他掌上来啄食。赵蕤的知识非常渊博,不仅前朝逸事、人物掌故谈起来滔滔不绝,而且上达天文,下至地理,无不知晓。
虽初次见面,李白立刻就被赵蕤这种闲逸自在、寓学于乐的生活所吸引,并对他的渊博学识佩服得五体投地。而赵蕤对这位负有不羁之才的弟子也十分赏识。
于是,李白就在梓州的长平山住了下来。
赵蕤向李白悉心传授自己呕心沥血的著作《长短经》,而李白也成了赵蕤驯养奇禽时的得力助手。两人在闲暇时以击剑为乐,烦闷时饮酒作伴,师徒二人成了忘年之交。李白与赵蕤结成了亦师亦友的关系,思想上也受其深刻影响。赵蕤的《长短经》博采诸子百家之长,结合历代史实,针砭近世弊政,既是治平之道,又是立身之学。虽然其中并没有平步青云的诀窍,但李白却从中学到写文章以外的学问。赵蕤的教学方法也和一般教书先生不同,不是照本宣科,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师生共同研讨,一起深化。每日里师生两人,总是少不了纵谈古今盛衰治乱,品评历代杰出人物。管仲、晏婴、诸葛亮、谢安、鲁仲连等人的事迹,深深印入李白心中,更激发了他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和雄心壮志。
3.县衙小吏
李白在梓州待了一段时间后,便回乡探望父母。刚回家不久,昌隆县县令就聘请李白当县衙的小吏。李白受教于赵蕤的《长短经》后,也希望有机会为实现自己的抱负以增长才干,虽然官职起点不高,但李白却把小吏的职位看作高飞的基石,于是他欣然接受了这一差使。
李白来到衙门当差没多久,他便开始意识到自己把世事想得太理想化了。
有一天,李白牵了一头牛从县衙大堂走过。县令的妻子看见了,立即向县令告状:“这哪里像是县衙里的一个小吏,如此大胆,不顾体面,竟连牛都牵进衙门里来了!”县令尚未开口,李白就已经感觉到气氛的紧张,但他镇定自若,随即高吟出四句诗来:“素面倚栏钩,娇声出外头。若非是织女,何必问牵牛?”诗里有幽默,有调侃,也有李白的高姿态和大度量。县令不禁张口结舌,无言以对,无理取闹的县令妻子也尴尬地闭上了嘴。
然而,李白内心却怏怏不乐。原来,李白欲展雄才大略,想借牵牛之举,使县令悟到“民以食为天”的至理,从而把振兴昌隆县的农业,作为为政第一要务。而县令的表现却使李白有些失望。尽管自此以后,县令读书、作诗以至出席宴会,总要李白作陪,可李白刚开始从政时的热情,仍然打消了许多。
一个初夏的黄昏,太阳即将落山,县令与李白在外出归来的路上,看见一处山火烧得十分旺盛,一条条龙蛇般的火光,蜿蜿蜒蜒地燃烧着,映红了夜空。那是农民烧草坡的山火,他们把茅草烧成灰,给田地施肥料。
县令见了这番景象,不由得咏起诗来:“野火烧山后,人归火不归。”县令得意扬扬地重复着这两句,又把“火不归”三个字重复了几遍,终因思路滞塞,咏不下去了。县令拈着胡须,苦思冥想,急得脸都红了。李白立即接着咏道:“焰随红日远,山逐暮云飞。”李白性格直率,为人坦诚,他做不到在上司面前掩而不露,或像其他阿谀奉承的人一样,故意写出拙诗拙文,以给上司面子。这一次的“观火续句”,李白的敏捷才思让县令觉得好生不自在。而李白,对县令不关心民生,却附庸风雅、吟诗取乐,很是失望。
不久之后又发生了一件事,让李白彻底灰心了。
这一年雨季到来,山洪暴发,村落四处告急。县令此时却要去涪江“观潮”,于是衙役们前呼后拥,兴师动众地出行。李白这次也随行。洪水暴涨,灾情严重,众人在堤脚的芦苇边发现一具女尸。李白以为县令看到女尸会有所触动,从而振兴水利,摒除水患,爱惜民众。哪知县令竟然又诗兴大发,他捋了捋胡须,装模作样地想了一想,而后踌躇满志地咏道:“二八谁家女?漂来倚岸芦。鸟窥眉上翠,鱼弄口旁朱。”跟上次观看山火一样,县令说到这里,诗句又阻滞了。他拈着胡须,沉吟着“眉上翠”和“口旁朱”两句,诗作不下去了。县令急得摇头晃脑,但是再摇晃也摇晃不出诗句来。
李白早就想抒发义愤了,看到县令的窘态既可怜又可恨,于是他脱口而出道:“绿发随波散,红颜逐浪无。何因逢伍相,应是怨秋胡!”不难看出李白续诗对县令是有讽谏之意的:这个被淹死的女子的头发已被洪水冲得散乱不堪,红颜也被江水浸得一点不存了。她为什么死得这样悲惨呢?什么原因使她追随伍子胥投水而死?莫非她是怨恨自己被秋胡一样无情无义的轻薄之人所调戏!显然这与县令所吟“鸟窥眉上翠,鱼弄口旁朱”的轻佻口吻大异其趣。
李白咏出了“续句”,言语有冒犯之嫌。随从中有人听出了诗中的含义,虽然都向李白投来钦佩的目光,但大都替李白捏了一把冷汗。
县令听了李白的续诗后,一来怪李白抢了他的风头,让他很没面子,二来也隐约听出了其中的讽刺意味,更加恼火。对于这样无用又可笑的县令,李白很鄙视,在观潮回来不久,他便离开了县衙。
需要本书电子版的朋友关注公众号:【橙子读书小站】(czdsxz),在公众号后台回复194或书名,会自动弹出下载地址,即可一键免费下载电子版学习阅读。